2025年10月5日至9日,在南非開普敦舉辦了全球性婦產科學術盛會“國際婦產科學聯盟(FIGO)2025年會”,會上公布由中國海扶科技原創的聚焦超聲消融技術正式納入國際《子宮肌瘤診斷和治療臨床指南》。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中國無創治療技術獲得全球婦產領域最高級別學術組織的權威認可,子宮肌瘤國際治療方案再次更新。中國原創技術在全球微無創醫學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高,為助力全球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邁出堅實一步。

圖源:FIGO官網
“FIGO指南的納入,是國際醫學界對中國原創技術的高度肯定。”海扶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聚焦超聲領域的開拓者,海扶科技深耕技術創新近四十載,由重慶醫科大學王智彪教授帶領團隊,依托高校的醫學教育資源與臨床教學體系,構建起覆蓋基礎研究、設備研發、臨床應用、醫生培訓、標準制定等的全生態鏈模式,打造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扶刀”系列設備,目前該設備已惠及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無創保器官治療超34萬例患者。
FIGO是全球最具權威性的婦產科學術組織,其發布的指南在世界各國,包括與FIGO有聯系的128個成員國的婦產科學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專業影響力,其科學性、權威性和中立性被廣泛認可。FIGO的宗旨是促進全球婦產科醫學交流與合作。其報告中指出,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女性最常見的良性婦科疾病,與異常子宮出血、盆腔疼痛、鄰近盆腔器官的壓迫癥狀和潛在的不孕癥顯著相關。長期以來,子宮切除術和子宮肌瘤切除術被認為是決定性的治療方法。然而,這些手術具有一定的手術風險,恢復期較長,并且在子宮切除術的情況下,女性將完全喪失生育功能。而聚焦超聲消融技術為全球子宮肌瘤患者提供了更優解。
該技術通過聚焦超聲可直接從體外精準消融體內的病灶,無需開刀、穿刺、麻醉等,極大減輕女性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除消融病灶之外,不會損傷皮膚及任何正常組織,能最大程度保留子宮正常解剖及功能的完整性,術后3個月即可備孕,尤其適合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全球生育力下降的嚴峻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疾病導致的生育力下降問題,切實為全球生育健康與人口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圖源:FIGO官方期刊《INT J GYNECOL OBSTET》雜志
此次聚焦超聲消融技術納入FIGO指南并非偶然,而是其二十多年來在全球臨床應用中安全性與有效性的集中體現,FIGO的權威背書,也讓國內外更多醫生、患者均可放心選擇。從指南認可路徑來看,該技術先在國內得到驗證,再逐步走向世界。
1988年,重慶醫科大學海扶團隊開始研發聚焦超聲技術,1997年突破聚焦超聲關鍵核心技術,完成了全球首例聚焦超聲保肢治療骨腫瘤的臨床試驗,開始應用于臨床。
2005年,中國公布全球首個《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臨床應用指南(試行)》,率先為該技術的臨床應用建立標準,開啟無創治療實體腫瘤的全新賽道;此后,子宮腺肌病、胰腺癌等疾病的相關共識中逐步納入聚焦超聲消融治療。
2020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郎景和牽頭發布《聚焦超聲消融手術臨床應用技術規范專家共識》,完善技術應用體系,成為該技術發展的新里程碑,推動無創治療理念在國內婦科領域深度普及。
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牽頭發布《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臨床應用指南-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技術指南(CACA)》,為腫瘤微無創治療理念的踐行和聚焦超聲消融技術的發展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際舞臺上,聚焦超聲消融技術的價值同樣獲得廣泛印證。
2008年,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ACOG)發布《子宮肌瘤診治中子宮切除術的替代品》。
2015年,加拿大婦產科醫生協會(SOGC)在《臨床實踐指南:子宮肌瘤的管理》中納入聚焦超聲消融技術,其精準、無創的優勢獲得權威肯定。
2016年,韓國婦科腫瘤學會(KSOG)發布《高強度超聲波聚焦術診療指南》,將其納入子宮肌瘤治療的推薦方案,作為微無創治療重要選項推廣應用,為當地患者提供創傷更小的治療選擇。
2019年,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針對聚焦超聲消融技術出臺專項指南《超聲引導的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有癥狀的子宮肌瘤》,明確認可其臨床價值,將其列為有癥狀子宮肌瘤的有效微創治療手段。
這些國家層面的指南認可,也為聚焦超聲消融技術進入全球權威指南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右1:前FIGO副主席、國際微無創醫學會主席Philippe Descamps教授(法國);
右2:前FIGO主席Jeanne Conry教授(美國)
FIGO指南的背后,是三年磨一劍的扎實驗證。2022年,在海扶科技推動下,現任國際微無創醫學會主席、時任FIGO副主席的法國婦產科專家Philippe Descamps教授牽頭組建專項工作組,匯聚全球多國權威專家系統梳理循證醫學證據。臨床數據顯示,聚焦超聲消融技術治療子宮肌瘤不僅短期療效顯著,且并發癥少、心理創傷小,其安全性與有效性已通過全球臨床實踐的充分驗證。

FIGO主席Kihara Anne-Beatrice教授一行參觀海扶科技展位
此次聚焦超聲消融技術寫入FIGO指南,推動了子宮肌瘤全球治療方案從“有創”向“無創”邁進。未來,相信更多微無創技術會迎來普及與升級,讓“不開刀、保器官”的治療方案惠及更多女性,為實現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全球女性健康平等”目標而努力。

